云端助残 开启残疾人公共服务新模式
我区率先上线“云端电子评残应用系统”“没想到现在办理残疾证不用再填写各种各样的纸质表格,直接扫码便可以填写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6月3日,区残联在金华眼科医院试点,在全市率先上线“云端电子评残应用系统”。市民范美端惊讶于现在办理残疾证的速度竟然与医院评残实时同步,不禁啧啧称赞。这正是我区“数智残联”改革所带来的便捷。
据悉,为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全程无纸化,区残联通过前期调研、协调,依托金华市残联揭榜挂帅工作获省级残疾人全周期服务“一件事”应用试点单位的契机,从今年3月初开始,自残障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场景残疾评定着手,与杭州与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云端电子评残系统,打破残联与医院之间的技术壁垒,上线“云端电子评残应用系统”。
“原来全市的流程是群众在浙里办、电脑政务服务网申请,或委托乡镇残联申请,市级、省级系统接件受理后,群众要将市民卡、身份证、照片等材料,与评残表格一并带到医院评残。”该中心残联窗口工作人员赵莺介绍,这期间容易造成表格材料遗失,也会出现冒名顶替评残现象。同时,手写评残表格和评残意见,会使医生在残疾表征与残疾等级之间出现主观判断。此外,评残后医院在5个工作日内邮寄评残表格等材料,区残联工作人员也只能手写审批评定表格,才可录入国家系统制证,造成时间和人力上的浪费。
现在,我区群众评残只需等相关系统接件受理后,持市民卡即可到医院评残,告别繁琐的人工手写模式,评残结果不仅同步传导到国家系统制证,还同步回传省、市系统获取各部门各领域涉残可享受的帮扶政策。也就是说,该系统将在省政务2.0系统和中残联办证系统之间架起“桥梁”,为残疾人全周期服务一件事诸多应用场景打造坚实基础。
据了解,该电子评残系统依据国家评残标准形成评定模型,医生只需获取残疾表征具体参数即可自动评定残疾等级,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评残主观判断模式。实现残疾人证申领全流程无纸化、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审批和实时制证,标准化地形成多跨场景。
此外,记者了解到,为避免出现特殊群体不会使用电子评残系统的“数字鸿沟”等问题,区残联还主动架构高效的网络联动团队。“我们组织各乡镇(街道)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,以便帮助不会申请的人员申请办理,把好网络申请受理关。同时,依托金华市人民医院、金华市第二医院,金华眼科医院,建立移动评残专家库,把好评残电子化传输关。”区残联副理事长汪仪嵋介绍,他们还建立了网络政务服务应急预案和监督机制,落实指定机构业务规则,通过打通各个系统平台,实现互通和团队联动,提速网络政务服务过程,并积极应对网络突发事件,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残疾人证是残疾人享受一切涉残政策的依据,而残疾评定是制发残疾人证的唯一依据。“云端电子评残应用系统”横向可连接到各部门各领域涉残可享受的帮扶政策,纵向架起各层级网络系统,让数字化技术向“数智化”深层应用,推动“数字残联”向“数智残联”深层进阶,真正实现“秒报秒批”政务服务。(记者 鲍莉)